产品分类

Product category

新闻资讯 / news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开发风能不能光看数量-手表式近电报警器

开发风能不能光看数量-手表式近电报警器

发布时间: 2011-05-14  点击次数: 1695次

5月12日,在第四届风能技术与投资高峰论坛上,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董路影做了题为《国内外风电发展回顾与展望》的演讲。

“开发风能不能重数量不重质量。”在接受专访时,董路影对目前全国范围内风电企业迅猛扩张的现状表达自己的忧心:“我认为,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zui终保留8至10家比较合理。”

记者:*,新疆是风能资源大省,金风科技在世界风电装备制造业*四。您对新疆风能资源的开发方面有什么建议?

董路影:金风科技起步很早,发展速度很快,这些成绩大家有目共睹。对于这样的大型风能企业,当地政府应依托优势资源,给予其更多政策层面上的支持。

随着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,近年来风机设备制造业迅猛扩张。201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为2000万千瓦,仅华锐、金风、东汽、联合动力、明阳5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上述容量。另外,丹麦维斯塔斯、美国GE等风机制造业*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,市场竞争之激烈。

如何让一家已经具备*规模的风电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,政府支持*。

记者:在风机设备制造业的扩张之路上,人们逐渐听到不少“杂音”,比如投资过热、国内风机设备质量不佳等,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?

董路影:近几年,大量国产风机进入风电市场,实际上,从设备可利用率和发电水平看,国产风机与还有很大差距。

由于普遍看好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前景,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业,并开始出现过热局面。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近90家,暴露出自主设计能力不足,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。

这些都是目前风电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记者:您是否能给出一个有效可行的“药方”?

董路影:有些地区风电开发缺乏统一规划,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局面。在国内风电开发“重速度,重规模,轻电量,轻效益”势头的影响下,有的风电开发企业不计成本圈占风电资源,导致项目开发成本越来越高,而对风电场实际运行状况与盈利能力关注不够,这不利于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我认为,我国风电行业未来发展方向,应进行三个转变:一是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发展质量转变;二是从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电电量转变;三是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分散开发相结合转变。
 

 

 

地址:上海市共康路1018号
:200443
: 徐寿平
电 话:4000155558,
传 真: 56422486
手 机:
留 言:发送留言
个性化:www.edcrls.com
 




Baidu
map